脫椅-保儀大夫神佛像


總高:一呎三


材質:樟木。


雕刻工法:全錦花雕刻·裝活眼。









 


民間多認為武安尊王是張巡=都天大帝=保儀尊王=張府千歲



 


雙忠,又稱「雙忠神」、「雙忠公」。一般來說,指的是唐玄宗、肅宗時,於安史之亂死守睢陽城殉國的張巡、許遠兩位忠臣。在福建安溪,其暱稱為尪公。



 


有人認為尪公是張巡、許遠的合稱,也有人認為尪公一詞,僅代表是張巡、許遠兩人之一。



 


封號:一般說法是,宋朝時,尊張巡為「保儀尊王」,許遠為「保儀大夫」。



 


也有人認為,張巡生前官位較低,僅是縣令,應該被追封為「保儀大夫」。許遠為睢陽太守,官位較高,應該才是真正的「保儀尊王」。





 


民間有人合稱張巡、許遠兩人為「武安尊王」的。



 


另一說,張巡勇武,故尊張巡為「武安尊王」;許遠人品斯文,故尊許遠為「文安尊王」,兩人合稱「文武尊王」。





 


區分:如要區分兩座神像,是張巡或是許遠,並不困難。許遠是文官打扮,溫文儒雅。而張巡則武將裝束,相貌威武,手執寶劍。



 


職能:鄉土神:福建泉州安溪縣人民,視之為鄉土的保護神之一,俗稱其為「尪公」。
茶業守護神:傳說中尪公能驅趕害蟲,保護茶葉生長,故安溪縣茶農多供奉之。



 


廟宇:在台灣,安溪裔茶農聚集之地,常建廟奉祀,以台北地區為多。如暖暖、新店、景美、木柵、深坑、石碇各地的「集應廟」、「雙忠廟」等。



 


傳說:尪公無過嶺:台灣清治時期時,漳州移民群居基隆街(今基隆港一帶),而泉州安溪移民開拓暖暖一帶,兩方以獅球嶺為界,漳州人崇奉開漳聖王,泉州安溪人信仰尪公。每逢械鬥,雙方分別抬出己方守護神,吶喊助威,以祈勝利。傳說中尪公有個規矩:「尪公無過嶺」。意思是:尪公神像絕不越過獅球嶺。因獅球嶺以北,即是漳州人地界。



 


尪公,是神明的俗稱,這裡是指泉州人的守護神保儀大夫。嶺,是獅球嶺,以前是七堵到基隆市區的必經孔道。咸豐年間,台灣北部發生極為悲慘的漳泉分類械鬥,基隆亦無倖免,從「尪公無頭殼,聖公無手骨」這句俗諺,可知當時械鬥之激烈,地籍觀念之重。由於市街是漳州人的地盤,漳州人供奉開漳聖王,所以暖暖一帶泉州人供奉的尪公絕對不越過獅球嶺,不到基隆市區。


 



 


 


 



 


 


台灣主祀保儀大夫的宮壇廟宇





 


忠順廟
主祀神佛: 保儀大夫
台北縣汐止市義民里11鄰公園路10號    電話: 02-26416900


忠仁廟
主祀神佛: 保儀大夫 
台北縣瑞芳鎮新峰里9鄰三爪子坑路309之2號 


 三聖宮
主祀神佛: 保儀大夫
台北縣平溪鄉白石村9鄰中埔路217之1號    電話: 02-24951242  


保安宮
主祀神佛: 保儀大夫 
台北縣瑞芳鎮上天里2鄰大寮路5之2號    電話: 02-24979191



 
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諸羅山神佛工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